2021年持续征稿: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pg电子app
○ 本刊编辑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2期卷首)
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通俗地说即帮助学习者健全成长。所谓合格公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应是“三有”之人,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更好的历史教育,或者说新时代最为需要的历史教育,归根结蒂说,正是能够促使学生健全成长的历史教育。有效推进新时代历史教育的研究、改革和进步,是本刊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历史教育界广大同仁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为此,本刊2021年将持续推进近年来连续举办的“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征稿活动。这里特别提示一些重点选题的研究方向:
1.举办以“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为重点研究选题的2021年“年度重点征文”活动(稿件请发至电子信箱 zxlsjxck@163.com 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年度重点征文”)。
“年度重点征文”的选题和内容应侧重这些角度:(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建党早期相关历史问题的教学研究;(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教学研究;(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实践重要史实的教学研究;(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杰出人物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生动史迹的教学研究;(5)历史教育界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应抓哪些契机和重点来促使历史教育走向更加健康全面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特别说明:在条件许可(疫情好转)的前提下,本刊编辑部和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将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主题筹办历史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时间:7月15—18日;地点暂定:革命圣地延安)。年度重点征文是筹备研讨会的重要一环,获评优秀论文的作者将有机会在大会的专题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2.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获对历史教育的深刻认识,对如何将这些认识转化为改进历史教学的思想和实践的案例研究。
3.洞察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学的异同,反思新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对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修订)》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进行专题研究。
4.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修订)》指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明确“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这一完整的“核心素养”概念,深刻思考历史学科究竟应该“凝练”哪些素养(由此构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帮助学生习得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入手,深入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关系等关乎历史教育理论与历史教学实践的重大问题。
5.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实施后,课程内容出现不少变化,课标对如何实施教学也有建议,怎样看待这些变化和建议?怎样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施教学?一言以蔽之,历史教学实践究竟应该怎样改革?观点与案例。
6. 历史课堂的“教学转化”研究,学生“学会”和“会学”是焦点,何以在设计教学之前先应做好课堂价值目标(即教学的立意或灵魂)与学生已有认知和学习状况等学情的“双重同步”研究,再以目标和学情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对“教”的研究和评价何以必须基于对“学”的研究和评价?当中蕴含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智慧?理论思考与实践案例。
7.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养(不止学科素养)提出了新挑战,历史教师如何根据历史教育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历史教育学素养和历史教学胜任力?路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
8.审视核心素养,何以须回归“人”健全发展的整体教育取向,而不是撇开这一取向,样样都基于“核心素养”?无非因为学生健全成长是达成历史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核心素养落不在“人”健全成长这个点上,无论怎样说,也难以算素养“落地”了。那么,究竟怎样做,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有效“落地”?调研、思考、实践的案例和经验。
9. 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是自古及今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亦即整个人类世界谁都绕不开的必答题,好的历史教育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身家国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亦即一言以蔽之“地球命运共同体”当中的各种关系?结合课标指向与教学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案例。
10. 历史教育怎样看待和处理正在崛起的中国与全球化(包括反全球化倾向)世界之间非常复杂的关系,用历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自己,进而促使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大国公民亦即人格健全的新时代合格公民?教学案例与经验反思。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核心素养”等重要课题,历史教育的中外对比研究很需要,对比研究后发现哪些“他山”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案例与思考。
热忱欢迎全国同人踊跃赐稿支持
编辑部投稿信箱
zxlsjxck@163.com(上半月·综合)
lsjy555@163.com(下半月·实践)
编辑部咨询电话
029-85245894 转8001、8002、8003、8006、8007